这一世,
我转山转水转佛塔,
不为修来世,
只为途中与你相见。
–仓央嘉措
娘有心结,诺大中国,唯西藏无有涉足;爹亦有心结,二十年前的藏族学生,今何在?心事易了,心结难平,遂,有此西行。
2016年7月25日,众集于成都,出师西南,一路向西。
Day1 – 7月25日 成都——雅安——二郎山——海螺沟
西行的第一天,大雨瓢泼,却浇不灭西行的心。
六时出成都,八时过雅安。作为茶马古道的起始站,川藏之门户,并无太多逗留,下了高速便可望见茶马古道的雕塑,后人之为尔,简单拍照后就继续赶路了。
过雅安,经天全,遇江西两车七人,即是同往,相谈甚欢,不如结伴西行,有所照应,天下户外是一家!
8月的西藏,本是雨季,连日的大雨,让早已浸泡在泥浆中的路基不堪,处处塌方是川藏路上的常态,人无大碍便已然万幸。行至庐山县,车队被拦下,前方塌方,放行无期。已近午时,周遭有酒家,不如饮酒作乐,等待放行。
过午,日头烤的黄土焦黄,人儿们挤在警亭中乘凉,唯一的空调成了焦躁人们的救命稻草。“放行啦”,人头挤入车中,一脚油门,沙石飞天,留下滚滚烟尘,和无尽的胎印子,单边放行的好处就是可以放心的在山崖上飞,对面的鲜有来车。
过二郎山,二郎山是爹娘儿时的记忆,爹娘哼着曲子跟二郎山隧道合照,我们的记忆,却有些疏远了。
出二郎山,过大渡河,一路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至摩西古镇。
摩西,镇子不大,饭后踱步半小时也便绕着镇子走了个来回,镇子古朴,可惜天色已晚,看不得什么风景。回屋睡觉去了。
Day2 – 7月26日 海螺沟——垭家更——康定——新都桥
摩西镇离景区不远,早上起来直奔景区。
过大门上大巴,大巴停至山腰,把人们逐下车,司机遥手一指“原始森林”。。。此处名曰草海子,海子就是湖,顾名思义,就是树多草多呗。人们沿着木栈道行于山林之中。曰其原始森林,莫过牵强,处处人为雕饰,早已去了原始的韵味。也罢,若真是放咱中国人入了真的林子,林子估计早已不堪了。出林上车赴冰川。
从大巴停车场可以坐缆车到四号营地远望冰川和贡嘎山,亦可徒步下至冰川。那日云雾缭绕,司机说难心在四号营地看到什么东西,变决定徒步上山。海螺沟的冰川可以下至冰川之上,已然被不听劝阻的有人破坏的不成模样,去者留名,人者有分,一个个凿下大块的冰块收入囊中,许是供在家中冰箱里不成?
下山已至三时,害的江西来的朋友等候多时,忙然扒拉一碗面就上路了。此时路上遇见塌方已然常态,加上瓢泼的大雨,几乎看不到什么景色,一路疾驰,过红石滩,也只是隔着窗子远眺几下。
跑马溜溜的山上,一朵溜溜的云哟,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。康定溜溜的城,我们也便是溜溜而过,惋尔别过。
过塞外屏障折多山,冻的直哆嗦。天雨濛濛,不辨西东,石碑处,喀嚓留念,缩回车中。疾驰至新都桥。宿。
此时,头涨不堪,疼痛难忍,大口的喘着粗气,却依然窒息一般,轻轻一动,天昏地暗,若是蹦了跑了跳了,星星月亮连个儿的就从眼前窜出来了,直绕着脑子转。天地接壤,南北不分。哦,高原,我来了。
Day3 – 7月27日 新都桥——理塘——稻城
许是高原的缘故,这一夜睡得翻来覆去,醒了又睡,睡了复醒。早上好不容易从床上拱起身来,如乍了魂一般,头重脚轻,天旋地转,这时候青的红的绿的紫的白的满脑子的浆糊翻腾着。寻了高反药头疼粉,过了些许,算是活过来了。
此时的新都桥也许是高原起了反应,昏昏沉沉,不见天日,远山在云雾中,只有近山可观。
山回路转,过天路十八弯。此处,寄出第一张明信片。。。可惜至今也未收到。。。
渐行渐远,日头露出了些,停至山顶平台,藏孩儿们呼的一下子便全围上了。
“哥哥买杯酸奶吧!”
一个担子,两桶酸奶,一罐白砂糖,就成了最简单的交易平台。
牦牛酸奶是藏民家自制的,稠稠浓浓像白乳酪,拌以白糖便可以入口了。有些像法国的原味酸奶,只是野膻味更重。路旁是一望无际的草原,不远处几只牦牛爱理不理的吃着草,也许是心中愤懑,尔等吃的是老子的奶!远处的山上用藏语写着六字真言,唯一碍眼的是地上行人丢的垃圾。
不远处的草甸上有几个蒙古包,藏民们就在不远处喝酒。司机说,藏民平时没有其他娱乐活动,唯有饮酒。起初觉得空虚,后来想想,子非鱼,焉知鱼之乐?三千年读史无外乎功名利禄,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。城里人方是无趣,这诗酒田园才是人类最本性的快乐吧?
过卡子拉山,扎嘎山,兔儿山,山上凸起两个巨石,状如兔耳。我本属兔,当与影之。
晚上抵达香格里拉,离稻城景区不远。镇子不大,天色将黑,亦看不得什么东西,不如吃饭。饭家是阿贵老乡,腊排骨煮的火锅。本是腊排骨,便已然入味,加上浓稠的汤料,味似乎有些过了。不碍得,穷凶极饿的人儿们围上桌子,霎时见锅底,加汤,涮菜。
Day4 – 7月28日稻城亚丁
住在香格里拉,离稻城亚丁风景区不远,早上六点司机将我们送至大门口,只为能在稻城亚丁多逗留半刻。
稻城亚丁因仙乃日、央迈勇、夏诺多吉三座神山而斐名,是藏民心中的神山。
入大门,上大巴,至古冲寺转电瓶车至洛荣牛场。从古冲寺至洛荣牛场约7,8公里木栈道,若时间,体力充沛推荐徒步。风景会大有不同。
从洛绒牛场至山顶五彩池、牛奶海,可以骑马,可以步行,号称要以双脚丈量天下的我自然选择步行。早上刚下过雨,道路泥泞,加上人道亦是马道,松软的泥土经不住马蹄的践踏,再混以马粪,道路就显得更加泥泞难行,本是有些高原反应,加上马粪的浓香便早已不知西东了。
在这马粪混杂着泥土的发现中走得天昏地暗不见天日,也不晓得走了多久,至山腰,左手上山是五彩池,直行是牛奶海。此时已头疼欲裂,千军万马在脑袋里奔腾,往外涌,涌也涌不出,就这么涨着。去五彩池得路陡峭难行,爹娘不去了,我与淮叔前往,约于牛奶海相见。楼梯陡峭,每一步都迈的艰辛,每走两步就要喘上片刻,回头处,人影渐稀,头晕目眩,大口喘着粗气,却怎么也不嫌够。爬过了许多山,却怎么也比不上这座山难爬,就这样,走一步,喘两步的挨到了山顶。五彩池莫过于一个高山湖,在阳光的照射下,湖底的石头会映射出不同的颜色,故名五彩池。
下五彩池,至牛奶海。湖底西沙衬着湖水的湛蓝,奶昔似的惹人怜。
此时顾不得怜天悯人了,头疼的快失去了知觉,倒在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。过了一会儿算是喘过气来,吃些东西,也好了很多,头疼却依然让我无暇顾及眼前的美景。看手机地图,前方不远可至勒西错,一个更大的高山湖,旁边还有露营地。如若往常,我一定要去看得一二,今日高反,只求早日下山。
康叔说,有两条徒步线路可以横穿亚丁,要么从亚丁穿越到泸沽湖,要么亚丁穿越到香格里拉。徒步亚丁,待我下次再来。
下至山底,拨云见日,央迈勇也露出头来,索性躺在山下的大石看着风景。
等到父母大家都下了山,也基本上是最后一批电瓶车返回大巴停车场了。上了电瓶车,再回首亚丁的秀美,猛然间,阳光打过雨雾,一条彩虹横跨山涧,再恍惚,第二条也直打过来。两座神山之间硬是通了两座五彩桥!大美!大美!大美!
回到旅馆返人间,天已至黑。
Day5 – 7月29日 香格里拉镇—乡城—德荣
本应在亚丁景区多玩半日,不知何故提前出发了,也罢。早上从香格里拉出发沿国道318直上,318国道东起上海人民广场,直指西藏腹地,因“隔山不同天,一天有四季”而被誉名中国景观大道。人在旅途,景在路上。
不多时,路过一片草原,说是草原,其实不大,卧于雪山下,草儿绿的喜人,更加喜人的是满地的野花,钻石般的镶嵌在草地上。
一路过良田,过山川,过河流,过人家,一切都好,唯有路不好,一不小心,陷入泥沼。
阿贵将我们领至一山下水塘,古老的水车依旧吱吱呀呀的转。满池子的鱼又大又肥,藏人不吃鱼,因为水葬。人入水后,肥了池鱼。水是万物之灵,鱼乃万物之祖,溯本求源罢了。不时还回拿着一大袋子糌粑来喂池鱼。池塘旁的村子,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
晚上赶至德荣,定曲河畔。
Day6 – 7月30日 德荣——奔子栏——飞来寺
早上起来,宾馆附近一早餐店简单吃了早饭就上路了。
从得荣县出城沿着松麦河一路向南。松麦河是金沙江最大的一条支流,河水湍急,泥沙随着河水渀涌着。一路山高路险,路面高低不平,一边是高山,一边是悬崖,时窄时宽,会车相错而行,所有人都捏着一把汗。
不远处,松麦河汇入金沙江,滚滚江水煮沸似的相拥在一起。松麦青绿,金沙赤黄,青红交接,雷声轰天。此处是川滇交汇的地界,桥的那边是云南,这边是四川。
又沿着山崖过了一段,绕过金沙江第一湾,驶过铁索,入云南德钦。餐。
餐后,上山观来路,脚下是金沙江,江的对岸便是刚才走过的金沙江第一湾。国家将最佳观赏点搭了台子,围了墙子,收了票子。五步一楼,十步一台,但凡是个东东,都要你掏点意思意思。不碍的,高墙围不住观景人的心,站在四周依旧观景,周遭喀嚓两张何如?
前方不远转入村落便是东竹林寺。东竹林寺史建于清朝初期,作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之一,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,包含有清代一幅长为珍贵的一幅长达8米、宽5米的巨型阎罗王卷轴大唐卡;用清代五彩丝线精织唐卡四世班禅像;藏区独一无二的三十二位香巴拉玉泥塑像;世轮金刚、喜乐金刚、密集金刚和大威德金刚立体坛城,开创了一寺拥有四座立体坛城的新历史。最珍贵的当属五世扎唐•洛桑尼玛旦白坚参活佛真身肉体。在藏区,丧葬方式至少有5种:塔葬、火葬、天葬、水葬、土葬。塔葬是最高贵、最高待遇、最高规格的一种丧葬方式,当然不是普通百姓去世后都可以享受塔葬的,只有大活佛以上级别的才可以。塔葬方式又分为两种:真身塔与舍利塔。东竹林寺内的第五世扎唐活佛塔葬就属真身塔葬,先用水银和“色拉”香料水冲洗肠胃,继而分别用樟脑水和藏红花水灌洗两遍,再用檀香木水和樟脑及藏红花通擦圣体表皮,最后用丝绸包扎,穿上袈裟,面涂金粉,圣体经久不腐,且皮肤柔软如生。
我们车子长驱直入,售票点位于村口,售票是个喇嘛,不停的问,你们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有没有教师等等,想方设法的为我们省票钱,真诚的让人感动。进了村子,直接把车停到了寺庙后墙,绕至前门,步入庭院,正遇见喀麦隆国家队来与CBA冠军四川队打友谊赛顺道来参观,待他们走后,空荡荡的庭院也就剩了我们。步入正堂,入了乡,就得随俗,到了别人这就得守别人的规矩。转堂需从左至右顺时针转,不可照相,所以只在外边找了两张,便将相机收起来了。大堂是平时喇嘛诵经的地方,堂前供着一排佛像,,供台上摆满了贡品和喇嘛们手捏出来的酥油花,燃灯是用酥油烧的,满堂的醇香味。寺庙分几层,每一层,哪怕是班禅和喇嘛的住房都是可以进入的。三层放着绝世仅有的世轮金刚、喜乐金刚、密集金刚和大威德金刚立体坛城,精美绝伦。四层供着第五世扎唐活佛的肉体紧身。下楼的时候,庙里的喇嘛正在做新的坛城,据说,立体坛城要众僧一粒沙一粒沙的堆砌,多少僧侣因为做坛城而熬瞎了双眸,在重大仪式上,坛城的托盘一倾,坛城又成了一片散沙随风而去。徐志摩的诗是最好的诠释,轻轻地我来了,正如我轻轻地走。来去一场风,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放下的。
别过东竹林寺,天上渐渐零星冒雨,乌云也渐密,以至于过白马雪山时不见远山。下午4时左右便赶至飞来寺。
我们昨日订了观景房,躺在床上便能看到对面的梅里雪山。我们住在飞来寺景区对过,云尚密,旅店老板告诉我们不远便可去飞来寺,不需要经过飞来寺景区。我们沿着来的路线走了不到一公里就到了,飞来寺尚在维修,即使不修也只是一个不大的寺庙,可圈点处不多。本以为飞来寺是一座建于山崖上的寺庙,所以不甚失望。
俞是天色见晚,云俞渐稀,雪山开始冒尖,便急赶回旅馆平台,坐等拨云见日。天未大晴,却总也看到了梅里雪山山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