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7 – 7月31日飞来寺——盐井-——芒康——左贡
早上醒来,阴云密布打消了看日出的念头,众山笼罩在乌云之中,前山尚且不现,莫要说日出了。
早饭过后,便出发了。江西车队因为要提前赶至拉萨所以先出发了。开出不远到了观望梅里雪山的观景台,云尚未开,梅里自然看不见,司机阿贵和小王给我们献上了哈达,祝我们一路平安,扎西德勒。
开出不远,路遇塌方,阿贵眼疾,让前车挪动下位置,车子刚走,大块的石头便埋落下来,阿贵小王和其他司机赶至塌方处徒手把挡路的大石块移开,加紧前行。
一路疾驰,山上时不时还有小石子滑落,还好一路无恙。行不多久又前去不行了,被告知前方道路有四十多处塌方,已经从昨日八时堵至今日,寸步不移。路上的车多已起灶做饭,该玩耍的玩耍,该吃饭的吃饭。提早出发的江西车队,也被堵在了这里。
堵至下午三时,道路被清理干净,一路疾驰,至盐田,正式入藏。
由于在堵塞上花的时间太多,只能跑起车子赶时间,路旁的景色只能走马观花了。近午夜才至东达山顶,海拔5008,窗外飞着雪,一片漆黑,下车观瞧,也望不见什么,只是冻的浑身瑟瑟缩回车中。下山,至左贡。宿。
Day8 – 7月31日左贡——邦达——然乌
早上起来,江西的车子已经走了,据说五点就出发了。只为赶回去上班。。。一群苦逼的孩子。。。
从左贡到邦达,依旧是沿着318国道疾驰,路过邦达草原,许是审美多了,疲了倦了,路旁再美的花儿也不想采了。
邦达,上至昌都,西往然乌。乃是交通利道。西行右拐上业拉山,脚下便是怒江72拐。在天路72拐,偶然望天,一只雄鹰滑过,所有人举着长焦,对着天空一痛扫射。那鹰,头也不会的掠过,“愚蠢的人类”。
下了72拐,一直沿着怒江大峡谷走,怒江不怒,是相对其他江河来说的。前些日子,但凡是水,哪怕是山上的溪流,都是浪打浪的猛,处处泥飞沙涌,混黄的江水冲的处处塌方,而此处怒江却温柔了许多。
过八宿,入然乌。然乌镇并非然观乌湖的理想居住地,物价贵不说,离湖也远,前行不远是新区,房子什么都是新的,物美价廉,尤其傍邻湖边,房间里就能望见然乌湖,安逸的很。许是雨季的缘故,湖水浑浊的吓人。靠近岸边修有栈道,人可步行其上,尽处有4层亭楼,然乌尽放眼底。
住的鱼码头,晚上自然吃鱼。裂腹鱼是高原鱼种,柔嫩如脂,只是碎刺多了不少。
Day9 – 8月1日 然乌——米堆——波密
六点闹铃如约而鸣,看窗外仍是阴云密布,不晓得是否会有日出。犹豫了许久,还是决心出去碰碰运气。
六点四十左右来到昨日的观景塔,候着。静候多时依旧不见拨云见日,便想下塔回屋休息。刚下塔,猛回头,金光四射,虽不见日头,阳光从云层的缝隙中迸射出来。急忙回首登塔,正值当时。
近八时,回旅馆,上路。
开出不远是然乌湖汇入帕隆臧布江的地方,帕隆臧布是雅龙藏布江最大的支流,万倾湖水渀涌而入。
别过然乌湖不远便是米堆冰川。米堆冰川由许多冰瀑布汇流而成,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冰川。车子入了大门至米堆村就要下车前往了,或走或骑,缒马劝骑者无数,一路平坦并无凶险之路,步行半小时即可,完全不用起马。至观景台,莫过于一个木台子,早早地把人拦住,只可远观冰川,冰川湖湖水干黄,了无生气,远处的冰川也看不得大致,莫过于如此。。。观景台侧处有小路可至冰川,因为不在“规定”景区内,就不再多说了。
一路上,朝圣者屡见不鲜。双手合十,直至苍天,三步一跪,五体府地,念念有词,经年数月,只为心中佛祖,念中的圣地。朝圣者说“既为朝圣,当心与佛同,体佛之心,悟佛之行。”又听说,每天自上路,只准念经,不得讲话,途中遇见河流,则要目测河距,涉水后补磕,就这样,一步一俯身的扣往拉萨。
曾去过耶路撒冷,众信徒面对哭墙的忏悔,至今亦难以忘怀。有人说,中国人最可怕的就是没有信仰,最可怜的亦是没有信仰。曾问过一个教会的朋友,他说,信仰,是为了寄托心中的空虚,如若心无处放,心无所依,与无心何异?也曾参加过教会的祷告,但总也觉得,把心交给别人总也觉得别扭,无论上帝还是佛祖。对于我,能使我心安的是自己。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解铃者,系铃者也;系铃者,余也。亦或许,尚未参透信仰之妙吧!
简单午饭后继续上路,入藏王故里,波密。
下午抵达仁青旅社,这是一个藏族家庭旅社,规模很大,依山傍水,风景秀丽,院子里种满了格桑花和藏菊花,旅社里所有房子装饰都按藏族家中的装饰风格装饰,游客们还可以穿上藏族服装,拍照,晚上饭后,藏族姑娘们会带着客人一起跳锅庄舞。
Day10 – 8月3日 波密——通麦——八——工布江达
又是一个阴雨的早上,瓢泼的大雨浇走了晨起的太阳。十人的大通铺不到7点也就热闹起来了。
西藏这边早饭多是鸡蛋面,炒过的鸡蛋搭在高压锅煮的面条上,浇上汤汁洒上葱花也便上桌了。只是高原的饭不似平原的饭来的那么快,没有耐心是吃不得的。
吃了碗鸡蛋面就继续上路了,别过了仁青客栈。今日的风景依旧在路上。
过通麦,已不似往日那般艰难,自去年修好了通麦的隧道,从前的通天坟场已载入史册,往日的天路依然挂在峭壁之上。
过色季拉山,海拔4720,中午抵达鲁朗,鲁朗的县城还在修,商家店铺村名都聚集在临时修建的简易房中。鲁朗因其墨脱石锅鸡而闻名。将天然皂石掏空,凿以锅耳,打磨,也就成了,整个锅浑然天成,可耐2000℃高温,传热快、不粘锅、不变色,炖出的汤汁香浓可口,后味醇厚。讲当地的土鸡配以党参、手掌参、枸杞、白果、松茸、各种菌菇滚上几个小时也就成了。吃完鸡,用鸡汤涮面,再美不过了!
过了鲁朗,过林芝。林芝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,素有小江南之称,可惜我们沿着林拉高速一路疾驰,也就别过诸景了。有了高速,是好事,也是坏事。
过八一,抵达工布江达,宿。
Day11 – 8月4日工布江达——米拉山——拉萨
为了能早点赶到拉萨,我们一行人6点准别过达贡布将达,天尚未亮,一路昏沉。赶至松多吃早餐,早餐店是河南人开的,吃到了久违的豆浆油条,可惜没有胡辣汤。
晌午赶至米拉山,已是人头攒动。记录海拔的石碑和三头神牛的塑像早已被人群包围,人们机械的轮流上前拍照,每上前一个人,下边总有人高喊“快点下来”,而每下来一个人,就一群人互相扒着,挠着,簇拥着奋勇向前。
说来可笑,咱们中国人的旅游无外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,许多人拍完照了,却不知道拍的是什么。甚至连绝美的风景都不惜的看上两眼,喀嚓两张上车走人。一切都要归功于世界上最伟大的程序员,美图功能发达啦,但凡拍出来的相片也都能给你修出个样来,恩,感谢伟大的程序员~
近午时,抵拉萨,过了安检,终于来到了圣城。住宿的地方在宇拓路,正值市中心,左手布达拉,右手大昭寺,十分方便。
到拉萨的时候不过三时,色拉寺的辨经尚未开始。来前,菲姐曾荐,来拉萨有机会一定要去看色拉寺的辨经。色拉寺的辨经每天从3点开始,众僧围坐于庭院之中,三时,应时开始。
辨经分为对辩和立宗辩:对辩,辩者二人,其中一方提问,另一方回答,且不许反问;告一段落后再反过来,直至一人无法问出;立宗辩,辩者无人数限制,立宗人自立一说,待人辩驳,多坐于地上,只可回答不可反问;问难者称“达赛当堪”,即“试问真意者”,不断提出问题,有时一人提问,有时数人提问,被提问者无反问机会。立宗辩过程中问难者可高声怪叫,也可鼓掌助威,舞动念珠、拉袍撩衣、来回踱步,也可用手抚拍对方身体等做各种奚落对方的动作。辩经的起势是拍手.每次提问时,先退后几步,跟着右手把念珠一甩,套到左臂上,前跨步,右手高高举起,用力一拍左手,一个炸雷般的拍手声便响在了坐着的喇嘛头上或额前。拍手有两个作用:一表示我现在向你提问,请你赶快回答并向其致敬;二则表示在气势上要威慑对手。据说如果被提问者回答不上,那么提问者可以击掌或甩念珠以示警,有时也会用手牵弄臂上的佛珠寻求佛祖的支持;答辩者则要集中精力,充分展现自己口才和学识,除机智回应外,还得试图驳倒对方,答辩者如果应对得体的话,即引起围观喇嘛的喝采;若词不达意或义理不通的话,即遭满堂哄笑。在辩经中,其他动作都是有意义的,比如在每一个提问前都要先说一个“底”,再将右手向后高高扬起,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,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。那一声“底”相当于开启智慧,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,而他的心咒是“嗡阿热巴杂拉底”,“底”音可以启请心中的文殊菩萨,开启我们的智慧。高扬的右手说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后。二手相击,有三层正意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,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;二为掌声代表无常,一切都稍纵即逝;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,趋走你的恶念。右手向下后又拉回,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,把在苦难中的众生救出来。(此段摘自于网络)
看完辨经后,休息片刻去了菲姐推荐的雪域餐厅。雪域餐厅是一个品尝藏族小吃的不错的选择,虽然分量不大,但价钱也不太贵,多尝几样岂不美哉?听江西美女介绍,出雪域餐厅不远的小巷里有一书店,曰古吉娜,书店小巧,藏有很多大陆买不到的关于藏族地区的书,吃完饭便溜达着过去。书店正巧有演出,看书实在不便,加之闷热,就提前溜达出来了。
从大昭寺溜达至布达拉宫,步行不过半小时,广场的喷泉将息,水镜上呈现出另一个布达拉宫,水光交错,非亲临无不能感受其震撼!
Day12 – 8月5日羊湖
依旧是早上六点的闹钟,相约去羊湖。爹昨日夜观天象,掐指一算,说早上必乌云密布,不如晚些再走不迟。众人不听。
九时至羊湖,乌云滚滚不见天日,没了日光的羊湖也便灰蒙蒙的。
众人心不甘。爹掐指一算,午时放晴。至午时,拨云现日,众人大喜。爹故被封诸葛半仙。
有了阳光的羊湖,自然也就灿烂。
有水无山不壮,有山无水不灵。西藏的壮美,因山;西藏的秀美,为水。湛蓝的湖水犹如天碧,镶于云间。
下午三时,乌云再次赶来,众人也耍够了,别过羊湖,返拉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