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马逊物流培训小记

休了两个月的假,无端徒增了十斤五花肉,拖着松散的身子骨上岗了。入职所在的组叫Logistic Glogal Strategy,所以了解亚马逊物流是充分必要条件,第一天报完到便被拉到了德国亚马逊物流中心培训了。

周一晚上10点半到了旅馆,第二天6点要到物流中心报道,心中一万只羊驼奔腾。。。

德国亚马逊物流中心,又叫Fulfillment center后简称FC,位于德国Duisburg下的Rheinberg郊区,远看就是一个庞然的集装箱,旁边是DHL的货运中心。FC占地11万平方米,平均分4层(有些塔楼只有一层或者两层)

亚马逊物流简单分为六个部分Recieve – Stow – Pick – Pack – Ship dock – Inentory control and quality assurance。我们这里培训参与的是前四个核心部分。FC工作每天早上从5点半开始就开始涌入人流,6点正式开工,以保证包裹能及时的发送出去。这也就是为什么亚马逊送货经常可以保证24小时内送货的关键。

FC中心为了防止工人偷东西,也防止泄漏机密,也有安全等因素,所有进入工作区域的都会接受万胜于机场的安检,私人手机等电子设备是一律不允许进入的,手表皮带钱币等都要经过严格检测,对男女服装也有一定的要求。

我们每天也和工厂的工人同步,早上4点多起床,近六点到FC中心,6点正式开工,保证每天比太阳开工早,每天先由一名instructor带领学习,然后开始上手操作,干到上午10点左右吃午饭,吃饭时间只有30分钟,吃完接着工作,一直干到下午两点半三点左右,收工,回宾馆睡觉。

下面详谈每个流程:

Recieve

货车将成箱的货物送到FC后,经过卸车,被分配到一层的Receive部,Receive负责把箱子里的货物拆解出来,扫描录入,分配到货篮里,货篮在亚马逊叫tote,在FC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。每个货篮都对应一个二维码,每个货物都对应一个二维码,这样就很容易知道哪个货篮里有什么货,一个货篮里可以混杂很多种货物,同一种货物也不必须放在一个货篮里,开始会觉得这样鱼龙混杂,不便管理,但愈到后边愈会发现这样的高明之处。

Stow

当货篮装载着货物送上流水线,就被送到Stow区,Stow区根据货物大小贵重以及是否有化学性质分放在不同的HALL里,分上下四层,摆满货架,货架被分为ABCDEFG共七层,E层一般摆放小货件,A一般摆放比较重的东西,G放大的物件,其他层放中等大小物件,当然还有一些细分规则,比如CD,唱片,书等摆放规则,这里不再赘述。货架每一层又被分为不同的隔间,称为bin,每个隔间有对应的二维码,每一个隔间不一定摆放同一种物品,而同一种物品也不一定摆放在同一隔间,这种存储方式很像电脑磁盘的segment,比如,我第一批货来了10个物品A存放在D-3-132货架的F895隔间,过了一段时间,我又收到5件A,我放到了D-2-400货架的B120隔间,并且我在D-2-400货架的B120隔间我还能找到其他货物。原则就是见缝插针,哪里放的下就放哪里。

那么这么摆放有什么好处呢?假设我们要把货物A都摆放在一起,而需求量决定市场,而根据时间的变化,对货物的需求量是变的,那么我到底给A留多大的隔间呢?留小了?放不下,留多了又浪费。即使我给A留得空间是正好合适的,如今的市场日新月异,今日的香饽饽明日的隔夜黄花,A很可能不再是市场需求,那么仓库就需要调整,上万件货物,几乎每天都需要调整,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。

那么会不会对取货造成麻烦呢?

Pick

上边说到囤货,现在就该说取货了。

一旦货物被摆放到储货架,二维码扫描器就会将货物,货架,以及bin的二维码扫入电脑,电脑清楚的知道,哪里存放着哪些东西。而这个时候,客户也能从网站上看到这些产品了。一旦客户下单,电脑会根据当时收到的所有订单统一计算取货路径。取货员依旧用货篮Tote取货,取货员需要先扫描取货区域的二维码,计算机会根据需要取货计算取货的最短路径,取货员只需要根据提示到每个货架取货,先对隔间进行扫面,取出货物,检查是否损坏后,扫描放入货篮。

Pack

当客户的订单里的物品从货架里取下放到货篮送上流水线后,便送到了Pack区,pack分两部分,一是分货,计算机会根据客户订单把包含订单中物品的货篮告诉分货师,分货师把不同订单分入小隔间,等待包装。每个货物在入库的时候会经过一个3D扫描仪,数据库里有每个物品大小和重量,计算机会根据订单告诉包装员用什么大小的盒子包装,亚马逊包装员每小时平均能送出100个包裹。

总结

到此,亚马逊从进货入库到订单出货,基本流程到此结束。

低错误率和产品质量

亚马逊一直自豪自己的低错误率和产品质量,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,经手的员工都会对货物先进行质量检查,如果有一点瑕疵都会被作为损坏处理,每一步,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扫描,无论是员工,还是商品,货篮,货架,包装箱等等,每一个细节都会扫描,全程用计算机控制,随时录入数据库,所以如果产品出现问题,很容易的找出产品来自哪个集装箱,经过哪些员工的手,从哪个货架,哪个货篮取出,等等,事无巨细,一个步骤出错,都无法继续进行。出错率极低。

站着!才能保持高效

工厂所有岗位全部都是站着,除了培训教室很难找到坐的地方,从工人到Manager一律站着工作,哪怕开会的时候。从早上6点到下午3点,中间只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,其他时间一律站着。开会的时候,问了工厂负责人,为什么这样?他说,下次你们坐着开会的时候,你去数一下有多少人在玩手机,有多少人在打瞌睡,有多少人在跑神。一天站下来,我体力尚且不支,其他培训的人也都叫苦不迭。。。

也不乏有些不可避免的问题:

货架清洁

有时候货架上会积灰,如果外包装好完全没有问题,但发现有些食品类货物直接放在货架上,似乎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
储存条件控制

虽然亚马逊对于特殊类物品会有单独的储存空间,比如化学类产品和短期贮存产品,如食物等等。但一些如药品等,有一些特殊贮存条件的,比如遮光遮阳,温度控制,亚马逊似乎并不能保证。

最大感受:

这东西怎么会有人买?

这东西怎么会有人生产?

总结完毕。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