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说卢村儿说英语这个事儿

前段日子,有人发起了公投,要求将英语做为卢森堡继卢森堡语,法语,德语后,第四个官方语言。借着旅游路上的空儿,说说卢村儿说英语这个事儿。

1856年,鸦片战争爆发,1860年与清政府签下北京条约,割让香港,英语也便“顺理成章”的成为了香港的官方语言;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借冲突发生事变,三个月后全面占领东北,1932年3月1日建立伪满洲国,全面推行日语,进行奴性教育;无独有偶,讲着西班牙语的南美,嚼着法语的北非。

语言,作为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的标志,是文化的一部分,要求别人国家讲自己的语言,是不是有些流氓了呢?

想想看,一群外乡人来你家做客,叫嚷着你听不懂的语言,你并没有抱怨什么,尽可能的附和,外乡人却得寸进尺,要求你必须讲他们的语言,尊他们的习俗,你这时纳了闷儿,咦?不应该客随主便么?

卢森堡,一个被夹在法德比三国中的小国,面积2586平方公里, 人口50万余,不足开封大,开封6200平方公里,450万人口。在英国公投退欧之后,卢森堡因其税收的优惠政策,以及绝佳的地理位置,吸引了不少外商公司,成为了欧洲大陆的直布罗陀。

不少人对我说“反正已经有三种官方语言了,多一个不多”。卢森堡国作为夹在诸国中间的小国,长期“转手”于法兰西,德意志之手,是兵家必争之地,直到19世纪初才难得独立。卢森堡族作为卢森堡国的主体民族,血缘与法国相近,但历史上又长期是德语系的Holy Roman Empire的一部分,这就造成了德法两种语言作为书面用语,卢森堡语作为口语的三语现象。

国家说三语,却苦了孩子,卢森堡小学用卢森堡授课,高年级转用德语,中学转成法语,掌握德法卢三语是卢森堡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,因此半数中学生拿不到毕业文凭。如果英语成了第四官方语言,我们大抵会成为卢森堡中学生的众矢之的,被人骂的狗血淋头,殃及祖宗,死了都要掘坟鞭尸的那种。

有人说将英语定为官方用语是为了国际化发展,那为什么不要求德国,法国,中国将英语定为官方用语?还不是欺负人家小?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世界因多元而精彩。讨厌美国,喜欢欧洲,因其独有的多元文化,每到一个地方,都有自己的语言,故事,文化。这不才是最美的么?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